第二講經權是安人的方法(下)
第二講 經權是安人的方法(下)
經權要以安人為目標
經和權合起來,叫做經權,經權要以安人為總目標,而不能偏離此目標。依照管理原則來隨機應變,稱為持經達變,或者持經達權。持經達變的時候,不可忘記安人的總目標。為求安人而變,變得更加安人。變得讓大家不安適,除非是不得已而為的一種手段,否則不可為。只有可以求得長久安的暫時不安,才值得做。
權是安人的方法,一個人安或者不安隨時會變化。所用的優秀干部,將來可能會變成最大的敵人,最密切、距離最近的人往往是最有能力摧毀自己的人。因此,可靠的干部是非常值得珍惜的,沒有可靠的干部,永遠做不了大事情??墒且坏┯辛丝煽康母刹?,又有新的擔憂,就像皇帝隨時提防有軍權的大將一樣。人不安的時候隨時會背叛,可見安人是非常難的。安人的關鍵是一定要有經。
安人的經不應該常變
1.以安人為總原則
管理原則應務求以“安人”為總原則。安人的原則,是恒久不變的經。從事管理的人,心中應時時存有安人的念頭,能安才做,不能安就不做。凡事先想:這樣我的心能安嗎?接著要想:這樣處置,對方的心能安嗎?例如:作為一家企業的管理者,要時時刻刻想:這樣決定,員工是否會不安?顧客是否會不安?股東是否會不安?鄰居是否會不安?否則,決策都是很危險的。
2.安人之經不可常變
安人的經,是不應該常變的。例如:現在很多經營餐飲業的公司很蕭條,就是沒有那種長期的客人。以前的廚師很高明,懂得用很特殊的口味把顧客的嘴巴和胃控制住,顧客非來不可。
管理中安人的總原則永遠不能變,否則,會帶來員工不安,公司很難持久發展。
安人的權要隨時變動
安人的原則不變,但是安人的方法則時時在變。這時候能安,并不表示長久下去都能安。時間、空間一旦變動,原本能安的,可能就變成不安。
所謂“權”就是隨時變動。安人的原則不能變,但是安人的方法是經常要變的。有錢有有錢的安人方法,沒錢有沒錢的安人方法;緊急有緊急的安人方法,平時有平時的安人方法。并不是人安就時時事事都能安,安的方法是經常變動的,時間會改變一切,包括安人在內。
隨時變動,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觀念和素養,要安就應該合理地變動。安人的權就是為了安人而產生的變動,并不是愛怎樣就怎樣,而是應該怎么樣,才可以怎么樣。
所以,每一個人都要合理地調整,隨時隨地都在變,但是基本原則不能變。安人的權就是要使調整產生好的效果。
安人有賴于持經達變
安人的目標不變。但是如何安人,則必須常常隨機應變,才能夠適應時空的變化而求得其宜。變來變去,不但是必要的,而且是求安的必經途徑。
不變不能安,安人必須要持經達變,因為時空環境在不停地變,所以非變不可;如果你越變越不安,就是離經叛道;越變越安,就是合理應變。變之前要花一番心思,而不是說變就變。每一個人都不可以一成不變,都要學會持經達變,而不是隨意地變。大家都要求安,于是大家都要有合理的應變力,同時還要以安人為共同目標,才能彼此配合,互相遷就,共同完成組織目標。
持經達變,要為求安人而變,要改變得更加安人。要為了創新而變,若變得大家不安寧,就不會維持太久。
【案例】就服裝設計而言,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再變了,所以變到走暴露的路線。傳統醫學認為,肚臍是最容易生病的部位,所以古代流行肚兜。而現在拋棄傳統之后,服裝設計師設計露臍裝,可見他們變來變去,都已經黔驢技窮了。
相對西方人而言,中國人是天生會變的人,中國五千年來,從來沒有一個父母敢教小孩求新求變,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天生就會變的人,不用刻意教導就是很善變的,不但喜歡變,而且時時刻刻在變。如果一個相當善變的民族,還總是提倡變化,那么最終就會變得完全無法控制。
- 上一篇:第一講經權是安人的方法(上)
- 下一篇:第三講以不變應萬變(上)